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 >

第24章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第24章

小说: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有车,要不等他们上来,咱们出去吃吧?”
  “出去吃不贵吗?”
  “人家帮忙搬家,怎么也得请吃顿饭吧,我拿钱。”
  小杉个头儿比牛晓东略矮,穿一件白色皮夹克,左耳朵上戴着耳环,一头黄发像刺猬一样乱蓬蓬的,下巴颏上还留了一小撮胡须。说实话,小杉长得并不丑,在小芸眼里简直帅极了。
  “辛苦了!快到榻榻米上坐吧,我给你们倒点儿茶。”张慧娟说。
  “小杉,走,进去坐吧。”小杉和小芸坐到榻榻米上。
  “你看什么书呐?”小芸问牛晓东。
  “数学,最近在做题。”牛晓东回答。
  “哦,高考数学辅导,还是日文的呐?数学不用看,中国高中学的数学,日本到大学才学,有时间多看看日语。”
  “小芸,你还教育别人?自己还没考上大学呐!别听他的,咱们还靠数学拉分儿呐!”张慧娟说。
  “你家的咱管不了,小杉,你看这道题你会做吗?”小芸用日语问。
  “是这道题吗?嗯,我不会做。”小杉看了半天说。
  “慧娟,你这是想让他参加中心考试?”小芸问。
  “是啊,十一月份的留学生考试已经考完了,我想让他参加中心考试。”张慧娟说。
  “这样允许吗?外国人不得参加留学生考试吗?”小芸说。
  “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我有办法,留学生考试最快也得明年六月份,再参加笔试、面试,后年四月份才开学,这得耽误多长时间啊?”张慧娟说。
  “没听说外国人也可以参加中心考试啊?”小芸嘟囔说。
  “你没听说的多了,我们也不想考什么名牌,一般大学就行。”张慧娟说。
  “你是想走捷径了?”小芸说。
  “我也是听一个前辈说的,据说中心考试比留学生考试还简单呐!中心考试外语可以选中文,那不是手到擒来吗?中心考试还没有面试,趁着签证没到期,抓紧时间考。”张慧娟说。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考了。”小芸说。
  “你还是学你的服装设计吧,就你那数学,还不得考零分?”张慧娟说。
  “零分?你也太小瞧我了,怎么还不得考二十分?哎!慧娟,你这么替牛晓东着想,你自己怎么办?你考什么大学?”小芸说。
  “我基础不好,再说我俩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保一个就行了。”张慧娟说。
  “你不考大学了?”
  “不考了。”
  “你还挺有牺牲精神的,听见了吧?牛晓东。”小芸说。
  “听见了,我让慧娟也考大学,她说啥不同意。”牛晓东说。
  “别说没用的了,喝茶吧。小杉,你今天辛苦了!”张慧娟说道。
  “没什么招待你们的,先喝杯茶吧,一会儿咱们出去吃饭。”牛晓东说。
  “出去吃饭?花那钱干啥?”小芸说。
  “牛晓东这里没什么吃的,咱们出去吃吧。”张慧娟说。
  “不用出去吃,家里有啥吃啥吧,牛晓东行动也不方便。”小芸说。
  “也没做准备,吃点儿啥好呐?”张慧娟说。
  “面有吧?就吃手擀面吧?搬家吃面条儿顺溜,祝愿你们以后一顺百顺。”小芸说。
  “面条倒是能做,小杉没问题吧?”张慧娟问。
  “他吃啥都行,让他尝尝中国手擀面,就是我,以后想吃还吃不了呐?”小芸笑着说。
  “怎么吃不了了?想吃你就过来。”张慧娟说。
  喝完茶,张慧娟和小芸在外间屋做饭,牛晓东和小杉在榻榻米上干坐着,坐了一会儿,牛晓东率先打破沉默:
  “东京的冬天挺冷啊!”
  “是挺冷,中国冬天冷吗?”
  “冷,比日本冷多了,不过我们那里有暖气。”
  “什么是暖气?”
  “就是通热水的管子,用来取暖的。”牛晓东一边说一边比划。
  “小芸,要不你也进屋吧,他俩在那儿不知道说啥。”张慧娟说。
  “管他鸡同鸭讲,乐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我是看他俩交流挺困难的。”
  “你不用管。”
  “小芸,你想吃热汤面还是炸酱面?”张慧娟问。
  “吃热汤面吧,炸酱面应该夏天吃。”
  “那好,做什么卤子呐?你说鸡蛋能和土豆一起做卤子吗?”
  “我哪儿知道?你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啥都行。”小芸也是个很爽快的姑娘。
  “没有别的东西了,那就凑合一口吧。”
  张慧娟把土豆切成小碎块,打了两个鸡蛋,用筷子搅匀,再切葱花、姜丝,加入大酱一起搅拌。提到大酱不得不说一下,东北人一年四季离不开大酱,就像四川人离不开辣椒,东北是大豆的原产地,大豆不仅能榨油还可以做酱,过去的东北媳妇都会做一手好酱,中国大酱和日本寿司一样,也是一家一个味儿。朝鲜族人也会做大酱,做得还很好,朝鲜族人顿顿离不开香喷喷的大酱汤。
  张慧娟没想到,她做的手擀面很受欢迎,面条柔软筋道口感很好,浇上土豆鸡蛋卤子,吃起来又好吃又热乎。牛晓东和小杉每人吃了两大碗,张慧娟看到有点不够吃,自己只吃了小半碗。
  “慧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是两条枕巾,祝你们和和美美,生活幸福。”小芸没有说白头到老。
  “谢谢,让你破费了。”张慧娟说。
  “破费啥?你俩要是结婚,我送你们一台电冰箱。”小芸说。
  “记着,晓东,我们结婚时冰箱不用买了。”
  “好,好。”
  “我们俩走了,你们好好过日子吧!”小芸就像是送亲的娘家人。
  “再呆一会儿吧?”
  “不呆了,我们走了,你也好收拾东西。”
  “那好吧,我就不留你了。”
  “小芸、小杉,你们有时间来玩啊!”牛晓东说。
  “好,你好好养病吧,脚好了多干点儿活。”小芸笑着说。
  “行,你放心吧。”
  张慧娟一直把小芸送到楼下,小杉发动汽车,临走前,小芸趴在张慧娟耳边悄声说:
  “注意避孕啊!千万别怀孕了。”
  “我知道。”
  送走小芸,张慧娟回到楼上,牛晓东站在门口等着她,一关上房门,牛晓东抱住张慧娟就亲。
  “烦人!大白天的,东西还没收拾呐!”
  “过一会儿再收拾。”
  “你,你这是白日宣!”
  “听话,顾不了那么多了。”
  “烦人,小芸回来怎么办?”
  “她不会回来。”
  年轻人来到国外,远离父母和亲人,远离原有生活环境,社会的、家庭的束缚制约全都没有了,有的是孑然一身的自由和难以排解的愁烦寂寞。牛晓东和张慧娟在一起可能会更好地面对艰苦的留学生活,借用童话故事中常用的结束语“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天就有地,有阳就有阴,有男人就有女人,如果没有女人,男人恐怕天天打巷战;如果没有男人,女人可能生活得更好,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一个例证。
  

☆、新年团拜会

  李梦华一回到宿舍就打开空调,温度设定在二十六度,新年快要到了,要不是因为准备入学考试,她真想回国一趟,哪怕只在家呆几天也好。洗过澡,李梦华把阳台上晾的衣服收回来,阳台是内陷式的,夏天下雨不会淋湿衣物,内衣自己洗,外衣通常送到楼下的洗衣房。东京的冬天比雪城暖和多了,车站、学校、商店等公共场所暖风开得非常足,就说日本女学生冬天穿裙子,在外面也走不了多少步,一进公共场所就暖和了,在电车里,羽绒服根本穿不住,遍布日本列岛的核电站为这一切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李梦华正在收拾衣服,门铃响了,李梦华心想这么晚了,不会又是刘玉海吧?
  “谁呀?”
  “是我,刘玉海。”果然又是刘玉海。
  “刘哥呀?我要睡了,你有什么事吗?”
  “梦华,你不用开门,是这样,我要了三张中国大使馆新年团拜会的票,想请你和潘姐一起去,你能去吗?”
  李梦华把房门打开一道缝,隔着门讲话实在不方便。
  “潘姐去不去?”李梦华问。
  “我还没和她说,估计她能去,你去吧,都是在东京的中国人,并且是各个行业比较出色的,认识这些人,对你将来也有好处。”
  “刘哥,我只是个小留学生,去不了那种大场合,我看我还是不去了吧?”
  “你怕什么?有我和潘姐陪着你,权当玩了,没准儿还能认识一两个大学教授,保不准就有东京医大的呐!”
  “日本大学教授也有中国人吗?”
  “有哇,不过很少,认识讲师也可以啊!”
  “那,这样吧,潘姐要是去我也去。”
  “行,潘姐肯定没问题。”
  潘姐这两天忙于开年会,一天一套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没空儿送去洗,虽然不能像日本女人那样讲究,可也得差不多才行,否则会被人瞧不起。和男职员不同,女职员花在服装和化妆品上的钱真不少,就拿鞋来说,一年四季总得有十双、八双才行,这不,前两天潘姐刚买了一双靴子,花了四千多日元。三十多岁的女人,头等大事是把自己嫁出去,普通人也就罢了,像潘姐这种高薪、高学历、高龄的“三高”女性尤为困难。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女人都想找比自己强的,潘姐出国的时候就已经不小了,博士毕业又工作了几年,一晃儿就三十多岁了,时间不饶人,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潘姐头上生出很多白发,隔一段时间不染就会显露出来。上帝是公平的,同时也是残酷的,给你这些,就不给你那些,以潘姐现在的条件,在国内都不太好找对象,何况是在国外。一听说是大使馆组织的活动,潘姐立马就同意了。第二天晚上,潘姐特意把李梦华叫到宿舍。
  “梦华,你说我穿这件裙子好看吗?”潘姐问。
  “这件裙子还可以,就是腰有点儿肥。”
  “不是裙子肥,是我的腰粗,这几天天天在外面吃饭,肯定又长肉了,我要是有你的身材就好了。”
  “我身材好什么?还是潘姐身材好。”
  “你可真会说话,梦华,我是不是太胖了?”
  “不胖,潘姐,你这年龄,太瘦了反倒不好看。”
  话一出口,李梦华就有些后悔,这话说得也太直接了,好在潘姐好像没什么反应。
  “不知道日本女人都是怎么减的?一个个那么瘦,我不行,一顿饭不吃就饿,还喜欢吃红烧肉。”潘姐笑着说。
  “可能是遗传基因不一样吧,我看日本女中学生也很胖啊?怎么一到二十多岁就都瘦下来了呐?”
  “就是节食呗!没什么特殊的手段。”
  “怪不得日本人都吃那么少呐!”
  “其实,像年会这种场合,尤其是中国大使馆组织的,应该穿旗袍。”
  “旗袍?”
  “对,过年了嘛!穿旗袍喜兴,就像日本女人过年穿和服一样。”
  “潘姐,你有旗袍吗?”
  “有哇!有两件呐,我穿给你看看?”
  “好啊!那太好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到日本不知道自己有多胖,不到美国不知道自己有多瘦”。日本人胖子确实不多,走在大街上很少看到胖人,美国人经常吃高热量食物,热狗、汉堡、可乐可劲造,满大街都是横着走路的胖子。潘姐到美国就是一窈窕淑女。
  一会儿,潘姐从衣柜里取出一件旗袍,并不背着李梦华,转身脱得只剩内衣内裤,换上了旗袍。
  “这件怎么样?”潘姐转过身来问。
  这是一件粉红色旗袍,旗袍上绣着红色暗花,暗花周围星星点点又衬着许多小白花,白绸边儿衣领下方是心型镂空,露出潘姐胸前白皙丰润的肌肤。
  “嗯!旗袍比裙子好看,潘姐,你穿这件旗袍挺有风韵的。”
  “有啥风韵?我腿短,穿旗袍正好能遮住腿。”潘姐转了转身。
  “还有一件是什么样的?也穿上我看看?”
  “好,开始时装表演。”
  粉红色旗袍和潘姐的年龄有些不相符,李梦华穿还差不多,这话李梦华可没敢讲。另一件是白色旗袍,白色丝绸旗袍上印有黑色的花草,花草下面是红蓝两色的衬底,整个构图简洁、清亮,有点儿像中国水墨画。
  “还是这件好看,这件虽说素一些,可特别抬人。”李梦华说。
  “是吗?你看我再把头发挽起来呐?”潘姐一边说一边挽起头发。
  “挽起来行,更像古典美女了。”
  “梦华,你再看看我拎哪个包好呐?这款白色古奇行不行?”
  “行,白古奇和白旗袍很搭配,潘姐,你要是不挎包,手里拿把扇子就更好看了。”
  “就成江南美女了吧?”潘姐心花怒放。
  “四川美女不比江南美女差!”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