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顾莲宅斗日记 >

第74章

顾莲宅斗日记-第74章

小说: 顾莲宅斗日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她们爱财呢?不就正好解决了自己的担忧。

嗯嗯……,其实大伯父今年五十二,似乎还是有希望的?看看人家康师傅,六十多了还能制造出小皇子,老当益壮啊!

慢慢收回思绪,问道:“粮草的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叶东海悠悠一笑,“找薛家要。”

“薛家?”顾莲来了兴致,觉得好奇,又不懂,“怎么要……?呃……,那你怎么回长清来了?薛家会给吗?”

叶东海见妻子连珠炮似的,觉得好玩儿,搂了她,解释道:“这些年山东一直都很太平,又兼物产丰富,薛家在兴凤县有一个大的粮仓……”

“兴凤县在哪儿?”

“山东往西北的边陲上,离安阳郡五天路程就能到。”叶东海靠在椅背里,“现在我一下子筹不出太多,而且济南府过去时间来不及,如果薛家能够解围,所有问题都就迎刃而解了。”

“那要是薛家不答应呢?”顾莲担心道:“这一借就是上万石的粮食,而且不是说还就能还的,薛家自己还要养军队,岂能轻易答应?”

“原本只有两、三分把握的。”叶东海勾起嘴角,“不过薛氏这么一闹,薛夫人心中有愧,肯定担心女儿女婿的关系,这便添了一分把握;听闻薛大将军上阵杀敌是一把好手,回到家却有些惧内,再添一分把握……”

微微凝目,眸子的光线闪烁不定。

顾莲听着他话没说完的样子,问道:“……还有呢?”

“上次爹惹出来的那件事……”叶东海收敛笑容,“虽说薛夫人肯帮忙,但那不过是看在徐家的面子上,是薛夫人盼着女儿女婿和睦的份上,不得已而为之。”抚摸着妻子的秀发,“若论私心,薛夫人肯定是厌烦叶家和顾家的。”

顾莲颔首,“我知道,所以早早的就离了济南府。”

“所以……”叶东海眼里光线愈深,幽幽跳动,“当薛夫人知道,我这个徐家的军需官顾私不顾公,急急的赶回来看望父亲,而置筹备军粮于不顾时……”他转目看向妻子,“你说……,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顾莲想了想。回道:“自然是让薛家赶紧拨粮,解了徐家的燃眉之急,为女儿在徐家立下不灭之功,然后么……”顿了顿,“借徐家的手处置了你!你若有事……,我这个叶家儿媳也会跟着倒霉,薛氏心里就彻底清净了。”

叶东海香了她一口,“呵呵……,我家娘子好生聪明。”

顾莲好笑道:“这些都是你的主意,你是在拐着玩儿夸自己么?”

叶东海看着她,突然说了一句,“爹的事情,上次真是难为和辛苦你了。”

“哎……,都是一家人。”顾莲不太习惯丈夫这样郑重道谢,反倒解释了几句,“你知道顾家的人都不在任上,我怕爹在大牢里吃苦,所以才找了徐夫人,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自己和订过亲的人家瓜葛太深,不知道丈夫会不会吃心?

“莲娘……”叶东海紧紧搂住她,的确不希望妻子和徐家来往过密,但是事出有因,妻子也是无奈之举,“以后我会把这个家撑起来的,不用你再抛头露面。”

作者有话要说:据说睡眠不足人就会变笨,果然……,脑子晕乎乎的~~这章总想修改一下,也修不动了~~

小朋友晚上太能折腾人,一会儿要尿尿,一会儿踢被子,导致某颜睡眠严重不足,╮(╯▽╰)╭~~等到3月份,小朋友滚去幼儿园就好了~~嗷嗷~~

☆、79弦(下)

叶东海呆了半天时间,匆匆走了。

临行前,还特意和长清太守好生寒暄了一番,客套了一番,留下东西,……对方是长清的父母官,多多少少能看顾一下叶家。

而阿木这边,见到薛夫人后便是一阵大哭。

诉说安阳战事多么激烈,徐离等人多么危险,乌巢被焚又是如何凄惨,还有叶东海这个倒霉催的,……居然中途撂挑子了。

薛夫人大吃一惊,“他一个小小的军需调运,居然这么大的胆子?”

阿木便哭,“所以说商人重利靠不住,花钱买来的官儿,哪里能有真材实料?现在先顾不上说他,只求夫人救救我们三爷……”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难处的,丈母娘看女婿则不然,所以有句话叫做,…………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最主要的是,女儿嫁了人,只有对女婿好一点,女儿才会有好日子过。

而不想做婆婆的,媳妇是捏在自己手里的。

要说徐离这个女婿,薛夫人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年轻有为、俊秀出挑,有能力,有本事,有才干,接人待物样样不差。

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优秀了,自家女儿有点驾驭不住。

恰如叶东海猜测的那样,因为叶二老爷入狱的事情,薛夫人正在担心女儿女婿的关系,……如果能够救徐家于水火之中,徐家又得再次承恩。

而且还能趁机打压叶家,甚至除掉……,那么往后女儿岂不是省心了?

她找到了丈夫,但是丈夫却不同意。

薛延平的理由是,“本来我就不赞成现在去打安阳,徐家太过急迫,如今乌巢被焚吃点苦头,……退回来也好。”

其实是对徐家有所不满,羽翼刚丰、脚步刚稳,就急哄哄的要自立门户了。

…………当初收留徐氏兄弟,是想让薛家如虎添翼,而不是让翅膀自行飞走,……眼下看起来,是自己低估了徐家的野心。

薛夫人不知丈夫心思,恼道:“若是徐三郎不回济南求救还罢了,既然求救,难道薛家还能坐视不理?岂不是不做亲家,而是结仇?再说了,若是徐三郎有个不测,萦萦不是成了寡妇?”

薛延平却道:“他们打了二十万人马过去,安阳驻军只有六万,若是打不下自然可以退回来,要是这么轻易就死了,也不配做我的女婿!”面上平静无波,“将来我再替萦萦另择一门亲事。”

薛夫人心下大惊,……天下男人果然皆是薄情!当初坚持要嫁女儿是丈夫,这会儿不在乎女婿生死,不管女儿的也是丈夫。

妻儿妇孺什么的,在这些满心霸业的男人心中,……不值一提!

薛延平见妻闷声不语,赶忙哄道:“外头的事,你们妇人就不用操心了。”又道:“前几天不是说想去万法寺赏梅吗?明天我陪你去好不好?要不……,把萦萦一起叫上,再带着沛儿,我们一家人好好的乐一乐。”

他早年家中订过一门亲事,对方病故未成,后来常年在外四处征战,婚事便一直耽搁了下来,……如今的妻子,是后来平稳下来才迎娶的,比他小了整整十六岁,所以在小事上多有迁就,以至于得了个惧内的名声。

薛夫人心里一片冰凉。

她嫁到薛家将近二十年,深知丈夫脾性,这般好言软语的迁就自己,…………那么对于徐家的事情,便是坚持己见不会更改了。

薛夫人断不能接受女儿做个寡妇,再改嫁什么的。

面上不动声色,只做生气着恼的样子,哄得丈夫一直陪着自己,还应允了明天一起去赏梅。晚饭时,却不着痕迹劝得丈夫喝下不少黄汤,然后盗了符牌,交由自己的娘家侄儿,快马扬鞭、星夜兼程,赶去兴凤县拨粮给徐家救急。

待到薛延平次日醒来,发现符牌不见,薛夫人的侄儿已经跑出几百里了。

他虽然生气恼火,结果妻子叫了女儿一起过来,母女俩抱头痛哭,仿佛徐离马上就要死了一样,……实在招架不住,只得训斥了妻子一顿罢休。

不过是损耗了些粮食,就当是自己卖女婿一个面子算了。

只是后来,再也不敢把符牌带回后宅,而是放在书房,专门叫人严密看管,那又是一番后话了。

事情虽然和叶东海预料的有些出入,但是终归粮食弄到了手。

一路上,阿木都是提心吊胆的。

生怕薛家会突然来人追回,一直到出了山东境内,跨入安阳郡,方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不敢稍作耽搁,急急忙忙运了粮草回去。

“薛家拨的粮草?”徐策吃惊不已。

徐离一样惊讶万分,……当初为了来攻打安阳,还和岳父起了争执,薛家是不支持这个时候打安阳的,居然又舍得增援了?

阿木便将事情起因讲了一番,叶东海如何献计,自己在薛家如何哭诉、等待,最后薛夫人半夜派了人,领着自己一起赶去兴凤县拨粮。

徐策听得怔住了。

薛夫人心中的愧疚之情,和爱女之心,以及对叶家、顾家的敌意,叶东海看得清楚分明,到最后……,居然还能借此办成拨粮大事。

徐策赞了一句,“好心思,好算计!”

阿木又道:“叶大人怕薛家未必肯答应,自己去了长清筹备粮草,以备万急,估计明后天就能赶到。”顿了顿,“叶大人还说,叫我向二爷求一个情,等他来了,可别当真军法处置了。”

徐策的面相俊秀斯文、温和可亲,即便“哈哈”大笑,依旧是说不出的一股子的儒雅,转目看向弟弟问道:“叶东海这个人……,有点意思吧?”

徐离勾了勾嘴角,不予置评。

七日之后,徐家大军挥旗进攻安阳城!

******

安阳已经声势浩天、举城震动,长清却是一片安宁。

顾莲正在陪着叶五娘绣花,她在针线上头并不出挑,也没什么兴趣,不过是找个机会跟小姑子说话罢了。

…………但是效果并不太好。

叶五娘跟自己说的话,还不如和七岁的堂妹叶六娘说得多。

顾莲能够理解,……两个小姑子从小长在一起,比起自己这个刚进门的嫂子,人家的感情肯定深厚的多。

只不过热脸贴冷臀部的事,偶尔为之还行,做多了就没啥意思了。

因为有点小小沮丧,顾莲决定慰藉一下自己的心灵。

特意让小厨房加了几个菜,做了几道小点心,领着李妈妈和丫头们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闲话着家常事儿。

正在笑声不断,忽地听见隔壁院子吵了起来。

顾莲看了看蝉丫,“你过去瞧瞧。”

蝉丫去了片刻便回,低声道:“是三太太在上火。我问了小丫头,好像是六小姐拿了五小姐的一个手镯,说是戴两天玩儿。”

小姑娘家爱个新鲜,和姐妹们换着戴首饰是常有的事。

顾莲不解,“五妹妹那么大了,难道还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不成?”

“是啊,五小姐不同意。”蝉丫继续道:“不知怎地二太太知道了,居然也让六小姐还手镯,六小姐闹不脾气不肯,后来连三太太也惊动了。”

顾莲听得心里打鼓,……这得多金贵的一个手镯啊?居然值得婆婆不顾长辈的脸面,去跟一个小孩子要东西。

莫非……,有什么缘故?

自己是刚进门的新媳妇,丈夫又不在身边,实在不愿意掺和到这种是非里面,免得到时候里外都不是人。

更何况,还是两个长辈在打擂台。

因而吩咐道:“把院子门悄悄关了,谁也别去搅和。”

又想着婆婆就在隔壁院子吵架,自己假装听不见不合适,于是让丫头们收拾了饭局,自己从侧门悄悄去了长房的院子。

很快见着叶大奶奶,笑道:“中午让人蒸了一些枣泥糕,给大嫂带了点过来。”

叶宜笑着接了,“多些二婶婶。”

叶大奶奶难得的没有躺在床上,穿了一件素面夹袄,挽了纂儿,只是脸色任然有些苍白,闻言微笑,“让你弟妹你费心了。”

“不过是顺路罢了。”顾莲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瞧了瞧她,“大嫂的精神似乎比以前要好一些,可见是好转了。”

叶大奶奶笑得勉强,“但愿吧。”

顾莲是过来躲清静的,不想冷了场,便搜肠刮肚的想找点话说,哪知道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外头就传来一阵吵闹之声。

叶宜皱了眉头,“我出去看看。”

还未出门,就见叶三太太气势汹汹进了院子,一手扯着哭哭啼啼的叶六娘,进门倒是怔了一下,“老二媳妇也在……?”拔高了声调,“正好……,你们俩跟我一起去见大嫂,让大嫂来评评理!”

叶大奶奶病中爱静,不太适应三太太这般喧哗高声,微不可见的蹙了下眉,轻声问道:“三婶这是怎么了?快坐下说。”又看向叶六娘,“六妹妹怎么还哭了?”

“你们看,你们看!”叶三太太手里捏着一个破碎的金手镯,扬了扬,“六娘拿了五娘的一个镯子玩儿,五娘不给,二嫂居然也要来抢!”从手里抽出一张东西,“原来是里面藏了三千两银票!”

顾莲和叶大奶奶对视了一眼,都是满目诧异。

叶三太太冷笑道:“要说二嫂可真是会当家啊!”看向叶大奶奶,“老大媳妇,你才把家交给她两年功夫,就黑下了三千两银子!还藏在五娘的手镯里,是打算以后做陪嫁的吧?她也真好意思!”

叶六娘人小面子薄,忽地挣脱了母亲的手,呜呜咽咽的跑了出去。

走到院子中央,正好撞见匆匆赶来的叶二太太和叶五娘,叶五娘拉了堂妹一把,叶六娘狠狠甩开跑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