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相黎 >

第27章

相黎-第27章

小说: 相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年前回参加妹妹的婚礼时,他旧伤发作被刘芳所救,经过一段时间与刘芳的接触,他便起了让刘芳到军营做随军医官的心,可是,刘芳却执意不想从军。去年回京,再次去拜访刘芳,还是被他拒绝了。不过,前些日子,刘芳却突然写信说要来,只是,不是作为随军医官,只是单纯的在战争期间救治伤员,不拿朝廷的军饷,让他每月一百两银子的雇他。白宁非虽然奇怪刘芳的坚持,但是,当即便写了回信盛情邀请他来。可是,他以为还要过一段时间,毕竟,冰还没有化,双方都处于休战期间。
  白宁非的母亲虽然是书香世家,他自小也接受了四书五经的教育,但是,十五年军营生活下来,早就习惯了不拘小节。微微拱手过后,拉了刘芳便往军帐走。他虽然看了一眼相黎,觉得有些面善,但是,看她背着药箱,便也只以为她是刘芳的药童,没有多想。只是,看着相黎白白净净的脸庞,和瘦弱的身板,微微皱了皱眉。他心思不在相黎身上,自然,就没有注意到相黎过分热切的目光注目。而因为白宁非现在剃了胡子,相黎也没有认出这个让她倾慕的心跳加速的将军,就是去年骑马差点踩死他的人。
  相黎跟在刘大夫身边,走了好长的路才到达白宁非的军帐,她进账前看到白宁非的军帐旁边竖立着一杆大旗,紫色的大旗上写着一个鎏金的“原”字,相黎已经知道这个朝代叫原朝,但是,对白宁非的军帐前竖着这样一杆大旗还是觉得有些诧异。她想象中的军营,只要主帐前才挂大旗,而那随军的主将,一般都是四五十岁,头发黑白参半,身影彪悍,满面络腮胡子的人。这当然是她的一己偏见。可是,白宁非怎么看也就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就算是个将军,也不该是主将。
  相黎想着,也许这个军营喜欢隔一段距离就竖一杆大旗,便也释怀了。
  白宁非拉着刘大夫在矮几边落座,还命卫兵奉了茶。相黎自然也是想坐下的,可是,她发现白宁非是一个等级分明的人,只让刘大夫做,只让卫兵端了一杯茶,那鼓噪亢奋的心情因为自己被慢待也有些冷了下来。
  刘大夫以前或许并不了解相黎,可是,几个月相处,加上一路同行,自然早就知道了她的性子,刘大夫是一个善于掩藏自己的人,所以,一般人看来,他都是一副老好人样子。经常有病人拿了药不给钱他也不计较。但是,他能够被他的师傅收养,并且学了谢坛的医术,本就是一个不羁洒脱、视礼仪尊卑如无物的人,偶尔还有些恶趣味。他虽然总是欺负相黎,但是,相黎是他的徒弟,他还是有些护短的。
  他探手摸了摸茶不太烫了,也不管坐在对面的白宁非,对站在身旁的相黎说:“向月,把药箱放下,坐下喝口水,就跟在医馆时一样,别拘束。”
  相黎已经被刘大夫欺负了一路,乍见他这般和蔼的样子,有些不能适应,要不是白宁非就坐在对面,她真的要抬手探探刘大夫的额头,看他是不是发烧了。
  刘大夫看相黎迟疑着不动,干脆起身伸手拿下相黎肩上的药箱,拉她坐在旁边,一面把茶拿到相黎面前,一面对白宁非说道:“白将军,别见怪,学生活了半生,就收了这么一个宝贝徒弟,总是要多疼一些。”
  刘大夫的话让相黎全身起了鸡皮疙瘩,若是她现在正喝着茶水,肯定会喷出来。
  白宁非对刘芳的话也很诧异,不过,想到刘芳过了而立之年尚未娶妻,他身边的相黎又白白净净,白宁非常年在军营,对男人间的事也知道一些。虽然对刘大夫带着他的小男宠来军营有些不喜,可是,白宁非等着刘大夫给他的士兵救命,自也不敢怠慢他。
  白宁非朗声笑道:“刘先生哪里话,是宁非怠慢了。”说着,便示意旁边站着的士兵再去倒一杯茶。
  白宁非的笑虽然很爽朗,但是,相黎却被他笑得有些不悦,只因,他看相黎的眼神有着明显的轻蔑。
  相黎看着白宁非这般讨好刘大夫,自也是狐假虎威起来,不客气的狠瞪了白宁非两眼,并且在心里说着“奶奶的,你现在看不起老娘,等你受伤了需要医治时,有你受苦的时候”。相黎这段时间跟着刘大夫捣药,已经知道了即便同是治伤的药,不同的药草疗效也不一样,而且,药量不掌控好的话还会让伤口反复。
  白宁非看着相黎嘴角恶劣的笑容,不禁对她的印象又差了几分。
  不过,白宁非毕竟是经过战争洗礼的一方将军,必不会跟相黎一般见识,他跟刘大夫介绍了下军中的医官,药草,以及放伤兵的军帐。本来想着带刘大夫去看看,不过,有士兵通报说午餐时间到了。白宁非一般是跟着士兵一同在餐帐用餐的,今日刘芳来,他便让人把午餐送到了他的军帐。
  相黎想象着,军营的厨子做出来的饭肯定不好吃,而且,全是大男人的地方,肯定做得粗糙。可是,饭菜端上来时,她便觉得自己判断失误,简单的菜色,四菜一汤,但是,没有想象中的糊锅、刀工不好的现象,卖相很好,吃一口进去,味道也是好极。相黎在宫宴上几乎没动过筷子,但是,跟籍涅在一起的时候,籍涅那个会享受的,每到一处必是挑最好的招牌菜来吃,可是,也没有眼前这份看上去很普通的土豆炖牛肉好吃。不仅刀工好,火候也倒位。经历了跟刘大夫几个月吃冷满头、肉干的日子,眼前的菜简直就像是超级大餐。相黎本不是贪吃的人,可是,这一顿,还是毫不客气的吃撑了。而刘大夫,一反一路走来的刻薄样子,对相黎吃得那么多,甚至抢了白宁非的饭食这件事,只是温柔的带点宠溺的笑笑。这看在白宁非眼里,更加的不舒服。
  午饭过后,白宁非便带着刘大夫去医帐那边。相黎跟着去看了,除了两个放药草的帐篷,五个随军医官的帐篷,还有十个每一个能容纳五十人的患者帐篷。只是,那帐篷设施过于简陋,因为久未住人,床单、被褥都蒙灰了。而褥子底下,也不是木板床,不过是草席。相黎看着这样简陋的条件,不禁皱了皱眉头。这样密集而简陋的摆设,怎么可能期待受伤的士兵能够好的快。
  出了军帐,相黎向白宁非问道:“向月有些事不明,不知将军可口为向月解惑?”
  白宁非对相黎的咬文嚼字更加厌恶了几分,但是,看在旁边刘大夫的面子上,还是赏脸说道:“你说吧。”
  相黎看了看刘大夫,见他也没有什么不悦的样子,便开口说道:“首先,一场战争下来,不计死亡人数,会有多少伤者,轻伤、重伤大致比例是多少?第二,那些随军医官,医术如何?是否各有专长?比如说有人善治箭伤,有人善治刀伤?第三,那些药草,质量是否可以保证?除去药草,纱布、换洗床单、被罩是否足够?第四,除了随军医官,有没有专门护理伤者的士兵?第五,士兵受伤后,是随意安放,还是按受伤的轻重,受伤的类别安放?第六,战场上,面对受伤的士兵,如何清点救助?”
  白宁非本以为相黎是胡乱发问,没想到她问的却极有条理。战场上的随军医官、医帐,摆设的成分占大多数,真正上了战场,面对敌人,是要把命豁出去的。那些受伤的士兵,很多是因为没有发现,耽误了救治时间才死的。而救回来的人,也不过随意的包扎一下,不会有专人照顾。能动的还好些,不能动的,躺一段时间,不行了,不过直接扔林辰埋了。他虽然有心,但是,毕竟,他是将军,更多的是想着如何训练士兵、布阵杀敌,而不能提前计算伤亡。
  白宁非看了看相黎说道:“你问的这些问题,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到郑医官那里问一下。你们长途跋涉而来,想必也累了,先到我的帐篷歇息一番,我派人给你们安排住处。”
  白宁非说完,径自往前走。把人带到他的军帐,白宁非便离开了。只留下刘大夫和相黎,还有门外把守的士兵。
  主人不在,两人也不好往里走,只坐在他们吃饭的矮几前,刘大夫看着相黎说道:“没想到你想的还挺多的。你当时说要到军营来,我以为你只是随意说说呢。”
  相黎听不出刘大夫的话是褒是贬,不过还是实话实说道:“其实,我也是刚才看了才想起来。虽说战场无情,可是,医者是治病救人的,能多救一条命,还是多救一条命的好。而只有有了相对完备的配置,才能提高救人的效率。而有了足够的药草和卫生条件,才能让伤者痊愈的更快,以及,以及,减少死亡率。当然,我也是存了私心的。先生知道,我从家里出来,这次是不打算再回去了,我想学会一技之长,以便在这个世上谋生。战场上,伤患最多,而且,受伤之后还可能会有并发症,我想救那些人,还想着通过那些伤者提高我的医术。先生,我这样想是不是很卑鄙?”
  刘大夫看了看相黎,温和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你这样想算不算卑鄙,不过,这个世间那么多行业,你选择了跟着我行医,并且不惜假死离开你的夫家来到军营,想必也不是年少轻狂、一时冲动吧?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先提高你的医术。这几个月,都是我在赶车,给你的那本《外伤医典》,你应该已经看完了吧?趁现在闲着,我就考考你吧。”
  相黎这一个多月餐风露宿,加上马车颠簸,她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看书,现在忽然被刘大夫提到,只能苦了一张脸说道:“那个,先生,我还没看完,不如,您过两天再考?”
  刘大夫知道相黎这一个多月颠簸受苦了,他自己一个大男人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是相黎,说要考她,不过是想转移她的注意力而已。不过,刘大夫面上还是严峻了起来:“既然这样,你还不赶紧看书?做什么想那些没用的。”
  相黎看刘大夫没有真生气,但还是赶紧拿出书开始看。

  偶遇三皇子

  晚饭依然是在白宁非的军帐吃得,吃过晚饭,白宁非就把他们带到了下午刚刚搭建好的帐篷。房间里有两张简易床,一个矮几,一个木柜,一个注满水的水缸,两个木盆,还有他们带来的药草行礼。极其简陋。不过,想到那个五十人的患者帐篷,相黎也就知足了。
  白宁非把他们带到帐篷,嘱咐他们别随便乱走,便离开了。折腾了一天,相黎确实有些累了。可是,她却不想上床休息。虽然她这几个月都是与刘大夫同吃同行,可是,毕竟没有共处一室过。当然,她也知道刘大夫是把她当孩子的,可是,房间里有一个男人,无论怎样都觉得别扭。
  刘大夫看出了相黎的尴尬,把门外守着的士兵叫了进来,让他帮着在两张床之间挂了帘子。士兵名叫王远山,十四岁,去年才参军,因他远方的一个表舅是白宁非喜欢的一个千夫长,他自己又长得乖巧讨喜,便被分到白宁非的军帐专门伺候他。现在白宁非让他过来伺候新来的大夫,他虽然不愿意,但看到白宁非对刘大夫重视的样子,也不敢怠慢。只是,伺候刘大夫倒也罢了,白宁非还嘱咐他要好好照顾刘大夫身旁的少年,他就有些不喜。现在,刘大夫又要他在两张床中间拉一个帘子,他更加觉得读书人矫情。都是大老爷们,干嘛还要在两张床中间拉帘子。营中的士兵睡得,可都是人挤人的通铺呢。虽然不愿,王远山还是和刘大夫一起拉了帘子。之后,又去领了热水,还要伺候刘大夫和相黎洗漱。相黎可不敢受一个半大少年的伺候,自己在帘子一边洗脸、洗脚,刘大夫却是享受了一把被人搓脚的美事。
  第二天起床,吃过早饭后,相黎便开始坐在矮几前写她的“野战医院计划”,虽然她觉得这个计划被白宁非采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还是极认真的写了,并且附上了解释说明,比如,派五十个士兵专门救助、照顾伤员,虽然看似减少了战斗力,但是,能够加速伤兵康复,还能体现军中对士兵的重视,鼓舞士气。一些专业性的东西,相黎并不是特别懂。但是,最起码,根据医生的数量以及每个医生的所长,建立专门的急救帐篷,让每个医生负责一定数量的伤兵,实行责任制,以及,准备足够多的替换纱布,床帐,用开水消毒清洗用过的纱布,换下来的床帐,为受伤暂时不能移动的人,建造加孔方便排泄的木床,这些基本常识,她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相黎花了一天的时间,午饭都没有好好吃,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后来觉得太繁琐,还写了大纲,列了目录。到吃过晚饭,让刘大夫看了看,便求着刘大夫带着他去见白宁非,刘大夫对相黎的这种看似完全无用功抱了极端的纵容。吃过饭,当真带着相黎去见白宁非。
  两人走到白宁非的帐篷门口时,被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