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异能闺秀 >

第15章

重生之异能闺秀-第15章

小说: 重生之异能闺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小院中,她由一个如花般的少妇熬成八十岁的干枯老欧,由一个心如死灰的弃妇变成了得道师太,个中的滋味只有她自己才清楚明了。

几十年如一日的打坐误禅、清汤寡味的斋饭、黑夜里的漫长牵挂以及垂落枕边的清泪,无一不彰显着庵内生活的寂寥和落寞。

不过在这种备受煎熬的日子里,也会闪过曙光。当无缘师太带回儿子在国公府一切尚好的信息时,李欣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守候。为了让垂髫小儿能够长大成人,李欣然生生让自己的生命线足足延长了五十余载。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蓝色的帐幔上,让本来陈旧的帐幔霎时变得耀眼起来,也使得室内的气息变得和煦起来。李欣然的心顿时也随着阳光跳跃着,一点点温暖如春。

“姐姐,还不快来帮忙?”李欣雨稚嫩的声音如清泉叮咚打破沉寂,李欣然激灵间缓过神来。

上天让自己重活一生不希望看见自己伤春悯秋,而是拿出足够的勇气面对一切,她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白白浪费时间?

李欣然眉梢飞扬:“嚷什么嚷,干一会儿活就不耐烦了,真正是贪玩小儿!”李欣雨见姐姐打趣自己,也不示弱:“嗯了,不知哪个贪玩小儿玩了这会儿子还在耍嘴皮呢!”

她见妹妹比上世开朗心里高兴,嘴上功夫也越发厉害:“不错的,贪玩小儿正在撅嘴呢!”

莲心莲叶见两个小主子乐得打嘴仗,赶忙手脚麻利地把各种箱笼规整好,好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收拾好箱笼,莲心莲叶端来斋饭两姐妹简单用完膳便躺下休息。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传来王静远拍打院门的声音。李欣然知道法事就要开始,急忙叫醒妹妹,二人简单梳洗就随着王静远来到为娘亲准备做法事的后殿。

后殿是梅花庵专门为亡灵做法事准备的,有条件的人家想为亡灵做法事都会提前给庵内消息,庵内也会择时预定做法事的时间。

此时,娘亲的灵牌已经供奉在香案上,几个着玄色道袍的尼姑已经就位。王静远面色沉郁率先来到香案前规规矩矩给家姐鞠了一躬,然后奉上三注清香。

看着屡屡青烟从娘亲的灵牌上袅袅升起,姐弟三人不约而同地洒下热泪。毕竟远去的亲情再也无法回到身边,而娘亲的婉容却更加清晰的印在心底。

一旁的赵明轩亦神情黯然,他似乎又看见母亲临死前那双饱含泪水,绝望而不甘的眼眸,一时锥心之疼蔓延开来。

他忍着心中的闷痛上完香立即离开,他怕自己被眼前伤感的情景感染,忍不住落泪。

王静远听见三人抽泣声此起彼伏,鼻子发酸眼泪不可征兆地流了下来。

曾经自己是多么坚定地告诫自己,在几个孩子面前一定不能流泪,可是此情此景铁打的汉子也会崩溃。

王静远心疼几个孩子,觉得做法事不过是了活人的心愿,要求法事从简,几个孩子只需跪着烧烧纸钱即可。即便仪式如此简单,当日法事结束时几个孩子也是精疲力竭,李欣然和妹妹甚至连晚膳也没用就躺倒在床上。

身子异常疲惫,心里却越来越清明。李欣然毫无睡意,她披衣下床,沿着院中小路漫无目的向前走着。当目光投向无缘师太的禅房时,发现屋顶瓦缝里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李欣然稍作思量,毅然迈步走向无缘师太的禅房。

“施主请进!”她刚刚行至禅房门口,师太的声音就缓缓传来,她迟疑一番推门而入!

“施主请坐!”无缘师太并没有睁开眼睛,李欣然依言坐下!

无缘师太这才缓缓睁开眼睛,对上李欣然那双尚显稚气的杏眼。

师太的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如同婴儿般干净纯洁,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虽然和她的年龄不相符,但并不突兀,反而使得她整个人变得生机蓬勃起来。

李欣然心里不由一慌,赶忙垂下眼帘。

再次抬起眼帘,师太已经闭上了双眼,只听空灵之音传入耳内:“施主不必过于执着,放下即得到。一切随缘,一切随意,善恶有度,佛法无边,阿弥陀佛!”

师太的禅语李欣然清楚明了,她是劝自己放下执念,放下才能得到更多!

放下?李欣然苦笑着摇摇头。前世自己放下了许多,最后得到了什么?孤独一生,临死之时才得以见到儿子一面,还是把自己当作与他有缘的师太才前来送行。

而那个害自己不能与儿子团聚的罪魁祸首白瑾媛和秦思凡却过着安逸的日子,虽然无子傍身,老无所依,至少没少吃少穿,没痛苦孤独相伴。

“凭什么?”无缘师太仿佛入定一般,久久没有回答她的质问!

禅语只有自己领悟了才能终身受益,靠别人解禅只会适得其反!

李欣然多年的参禅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要真正做到却是很难!她见师太已经入定,遂起身,魂不守舍地回到小院。

远处的大树下,一抹颀长的身影站立风中,看着那个小人落寞的背影竟有几份心疼。

他看着凄清的月光洒在忽高忽低的树木上,树叶偶然的晃动闪出微弱的冷冷的光,就像那个小人儿眼里的清泪划过脸颊,坠入心底。

第23章 随缘

李欣然脚步沉重地回到小院。

自己真的能放下吗?随缘随意?真的可以随自己的意念吗?她头疼欲裂、眩晕无比,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梦中,白瑾媛步履蹒跚地来到梅花庵。

她已举步维艰,垂垂老矣!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没有想象中的慈祥和喜悦。她黯然神伤的向李欣然叙述来意:“老身有意为菩萨重塑金身,不知菩萨能否应答老身的心愿!”

多年的沉寂已经造就了李欣然安静沉稳的性格,即使见到仇人她照样无波无澜。当她看见白瑾媛那张了无生趣面的孔时,心里的怨恨顿时烟消云散:“不知施主有何愿望?”

“老身别无他求,只求得来生不要再伤友人之心,不再做孤苦无依之人!”白瑾媛如丧钟暮鼓般的老垂之声击打着李欣然的心底,令她有片刻的愣神,原来她也并非过得如表面那样光彩照人。

李欣然释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自己能拯救白瑾媛的灵魂不知造了多少级浮屠?“只要施主一心向善,一切皆有可能!”

白瑾媛沟壑从横的脸上流露出难得的笑容,高兴而归!

李欣然从狂笑中醒来!

晨光从瓦缝中透射出千万缕斜斜的光线,微尘在其间轻跃漫舞,丝丝微风轻抚着蓝色帐幔,帐幔翻飞摇摆,轻轻拂过李欣然的脸颊,令她心静如水,无波无澜。

梦中的情景如此真实,原来卸去身上的仇恨会让人如此轻松。

放下执念?随缘随意?难道大师只是让自己不要时时把仇恨放在心里?得缘时再随心意报仇?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既然如此,且放下心中的执念,过好眼前的幸福日子,将来有的是机会报仇雪恨!

李欣然呼吸着山间固有的清新气息,为妹妹搭好薄被,自己梳洗一番来到小院里漫步。

太阳已经升起,山间围绕的云雾已经散尽,一切景物都似水洗般干净秀丽。路过院门,恰巧碰着散步归来的无缘师太。“师太早!”李欣然明目皓齿、语气轻快,微微屈膝行礼!

无缘师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能够一夜之间放下,实属不易!佛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施主大善!”

李欣然亦双手合十:“师太之禅语令小女受益终身,再次谢过!”

难怪有人会到寺庙修行得道,原是有道理的!寺庙多建在空山之中,无浊气、无诳语、无讹诈,有的只是空灵的气息和洗涤人心的禅语鸟鸣,在此修身养性,哪有不具仙风道骨之身?

李欣然收起自己的怨念,一心为娘亲祈福。期间,她把自己想学医却迫于世俗、不敢明目张胆学习的苦恼告诉了舅舅。舅舅和她分析利弊后,决定帮她一把。

七日后,王静远准备带着众人下山,众人皆忙碌着收拾箱笼,整理物件,李欣然却被师太请到了禅房。

师太用那双清澈的眸子盯着李欣然看了片刻,而后执起她的右手:“施主有缘得此宝物当善待!”说完从怀中拿出一物,赫然和她手上的翡翠镯子成对。

无缘师太执起她的左手亲自为她带上镯子:“此镯名为“如烟”,今日终于寻得主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如烟?”这不是自己梦中见的那座藏书宫殿的名字吗?这对镯子与那个宫殿难道有什么联系?李欣然思绪万千,竟然说了声谢谢就心安理得接受了那只镯子。

无缘师太见状,再次高喧佛语:“我佛慈悲,善哉善哉!”李欣然懵懂地看着无缘师太一张一合的嘴巴!竟然略有所悟似地双手合十:“谢谢师太!”

一行人告别无缘师太回到新县城内。

王静远把三个孩子送到李府门口,本来打算进去坐坐再走的,没想到在大门口遇到了李志勋。他装着不经意遇见的样子,其实王静远心里明白,他是怕自己继续待下去坏了给他姨娘扶正的事情吧!

目光如此短浅的男人,不知当初父亲怎么舍得把姐姐嫁给他了?

李志勋满脸堆笑,笑意却不到眼底:“多谢小舅子为夫人做法事,本来是该我亲自主持的,可、这不公务缠身吗!多谢多谢!”

王静远尚显稚气的脸上顿时冷冽起来:“李县令客气了,为家姐做法事是应当应分的,当不起县令的感谢!”

李志勋顿时脸孔发红,连连着:“当得起,当得起!”

李欣然见父亲不知所云的样子有些气结:“父亲还是请舅舅家去坐坐吧!”

李志勋仿佛此时才想起待客的礼节,慌忙抬手:“请小舅子到寒舍喝口茶,请!”李欣然不觉皱了皱眉头,即使父亲不想舅舅再呆在新县,也不用这么明显的表示出来吧!

客人到了门口,如果诚意相邀,就会请人一同用膳,如果只是虚礼,就只需提喝茶即可!没想到为了给姨娘扶正,父亲竟这般不愿舅舅留下来,难道他真的已经忘了和娘亲的情意?

王静远虽然未及弱冠,但行走江湖多年,哪有看不出李志勋的意思?他叮嘱三个孩子一番,然后对着李志勋一抱拳:“告辞!”

李志勋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同时舒了口气,总算把这个隐患送走了!自己虽然很希望和定国公府再次亲近起来,可是家里的事情也该即刻解决,否则自己的官运也会被母亲和姨娘吵没了。

哎,只怪自己当初太过软弱,要是当初不答应母亲把表妹纳为妾室,这些烦心事是否就不会有了?

李欣然见舅舅走后,父亲显然松了口气,更加笃定父亲已经把娘亲忘了,她低垂着略带冷意的眸子屈膝行礼后和弟弟妹妹回了兰苑。

李欣然几人回到兰苑,老太太这边就得了消息。老太太躺在躺椅上摩挲着李欣妍为她缝制的棉袜子:“这六十岁的老祖母还在呢,怎么就想到要给她娘亲做法事了?”

新县之地的老百姓多以勤俭居家为原则,因此,有高堂还在,即使晚辈大归也不举行大的祭祀或法事。

邹妈妈见老太太责怪李欣然为生母做法事,不好插话,像一尊石雕站在一旁不言不语。心里却嘀咕开了:李府对故去的夫人无情意,还要做女儿也效仿他们不成?人家为娘亲做法事也没花销李府一毛钱,不知她心疼个什么。也不想想自己享的是谁的福,就连自己这个老妈子和她身边的四个大丫鬟还是托了夫人的福才有幸来服侍老妇人!夫人在时,虽说每月的月俸差不多,可是每年年节的打赏、四季的衣服比之现在不知强了多少倍!哎,天上地下,想起来伤心!

老太太见邹妈妈没有言语,知道这个闷葫芦又没话说了!不知欣然的妈妈在哪里找的老妈子,做事还灵动,就是不会察言观色!也不合着自己的心意挤兑挤兑欣然那丫头!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

老太太瞅了邹妈妈一眼,又闭目养神起来!不知自己的六十大寿准备的怎么样了!要是欣然的娘亲还在,那里需要自己操心?还不办的风风光光?令新县的百姓大开眼界?

哎,自己怎么又想到她了?当初如果自己早点儿发现芙蓉的计策,欣然的娘亲也不会这么早就离开,李府也不会捉襟见肘到如此地步!

不过,该还的终究是要还,躲得掉的就不是债了!怪只怪欣然的娘亲命薄,不能长长久久地做他李家的儿媳妇!

第24章 妄想

转眼到了八月初六,这天是老夫人的六十岁生辰。李志勋是这新县的父母官,前来祝寿的宾客自是很多。整个李府张灯结彩,比平时不知热闹了多少倍。

李欣然和弟弟妹妹来到老夫人屋里拜寿,屋子里已经坐满了客人,气氛十分融洽。一些想巴结父亲的商贾之妇趁机前来请安,吉祥话成车成篓的往外倒,喜得李老夫人合不拢嘴。

她身着大红色万字福寿纹样的亮缎袍子,鬓发如银,头上金钗生辉,额上勒着镶着红宝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