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御宠医妃 >

第156章

御宠医妃-第156章

小说: 御宠医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三,到底怎么回事?”
  宁王还一直跪在地上,听老皇帝询问,一脸的喜极而泣,那声音激动得几不成咽,让隔岸观火的夏初七,真的很像给他颁发一个“奥斯卡”金像奖。
  “回禀父皇,上回儿臣去锦城府接十九弟回京,无意发现此人与大哥有几分相似。可绵洹当年……已然夭折,儿臣也没有往那个方面去想。可后来,儿臣无意中看见了绵洹后腰上的胎记。那个胎记儿臣记得清清楚楚,形状和颜色都不若寻常。如此多的巧合凑在了一起,儿臣这才动了这番心思,找到了当年侍候绵洹的奶娘柳氏,她果真这些年一直在照看绵洹……儿臣这才敢确定,将绵泽带回了京师……”
  宁王哽咽的说完,洪泰帝面色已经冷凛。
  “既然早已入京,为何迟迟不报?”
  宁王拱手道,“父亲,接回绵洹的时候,儿臣从柳氏的口中知道了一些过往……绵洹当年误服了奸人下的歹毒汤药,脑子出了一些问题。儿臣原本想要先治好了他,再来禀报父皇知道,奈何如今服了好些个汤药,都不见起色。无奈之下,儿臣才想到趁着这中和节的好日子,带了绵洹来与父皇相见,给父皇一个惊喜……”
  误服了歹毒汤药?脑子出了问题?
  一个已然死去十几年的皇长孙,突然之间活了回来。再加之宁王的话里有话,个中“下药”的因由就复杂了。在场的官员勋戚们,人人都在打着肚皮官司,猜测着当年的真相,但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浑水里混出来的游鱼,人精儿似的,愣是没有一个人的脸上露出半点异色来。
  洪泰帝老眼之中已然有情绪泛动。
  他一步步走近了傻子,仔细打量了一遍,抬了抬手。
  “孩子,把你腰上的胎记给朕看看……”
  一听这句话,傻子更是吓得不行,捂住衣裳就摇头。
  “不行。”
  “嗯?为何不行?”洪泰帝难得好脾气的哄他。
  傻子眼皮快速的眨动几下,胀红了一张黑脸,却仍是咬着下唇不吭声儿,一直耷拉着脑袋,谁也不看,什么话也不肯说。洪泰帝无奈的叹了一声,又拍拍他的肩膀,像个爱护孙子的爷爷似的,轻言细语的又追问了两次,他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冲洪泰帝勾了勾手。
  “你把耳朵凑过来,我悄悄告诉你。”
  洪泰帝微微一愣,顿了一下,却是没有管他的帝王之尊,真的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歪着脑袋,把耳朵给凑在了傻子的面前。
  “你是男的我才告诉你的,你不许告诉别人。三婶娘说过,不管哪个来相问,也不许说出来。若是告诉了旁人,我的小鸡鸡就会飞掉的……”
  低低“啊”了一声儿,洪泰帝直起身来。
  错愕了一下,随即,他难得开怀的哈哈一笑。
  “你这孩子,行行行,皇爷爷先不看,先不看啊……”
  大笑了两声,洪泰帝像是心情极好,不再逼他,只转过头来吩咐崔英达。
  “把他带下去安置好,等犁田仪式结束,朕再仔细盘问。”
  “是,万岁爷——”
  崔英达鞠着身子领了傻子下去了,被岔了一下的开犁又继续了。可是气氛却明显与先前不一样了。老皇帝在侍卫的引领下,认真的犁田,而田坎上的人,却各怀有各的心思。
  要知道,赵绵洹的身份是皇长孙,如果他是当初被人下药致傻,那么,当年他为什么会溺水而亡,又为什么会离宫十几年而不归?这些都将会带出一串秘密,乃至引发腥风血雨。
  而且,赵绵洹是嫡长孙。
  小时候的赵绵洹机灵可爱,聪明乖巧,很得老皇帝和太子爷的喜欢。在他暴毙之后,向来勤政的洪泰帝曾经罢朝三日,与赵柘两个都伤心难过了好一阵子。
  后来,赵柘扶正了赵绵泽的母妃,而赵绵泽原是庶子之身,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嫡子。为了免得老皇帝和太子难受,没有人再提起赵绵洹,都直接称赵绵泽为皇长孙,于是乎,在这个“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时代,那一个原本将来可以做储君的赵绵洹,就那样被湮灭在了史卷中,只不过留下了短短一句话。
  “长子绵洹,母妃常氏,卒于洪泰十一年癸卯月,追谥为毅怀王。”
  然而——
  现在不同了,那位八岁就夭折了的皇长孙回来了不说,还带回了一个几乎是惊天动地的“秘密”,这个秘密将来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谁也料不到。
  因为,谁也猜测不出来老皇帝的心思。
  宁王赵析之所以会选了中和节这天把赵绵洹送回来,自然不是为了尽孝道和给惊喜那么简单。
  他要的就是让赵绵洹暴露在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的面前,不能再让任何人,包括那个心思难测的老皇帝会有机会再一次雪藏了他。傻子即便不能做储君,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嫡子,有他在,那么赵绵泽的地位,就将会非常的尴尬。
  就在众人各怀鬼胎的当儿,夏初七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赵绵泽。
  就在御田边儿上,他衣带飘飘,脸上仍是带着安静而温和的笑容。
  果然,玩政治的人,都是“鬼精”——
  老皇帝犁田,自然只是走个过场,意思意思。
  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他就上了岸。
  御田边的活动结束,接下来便是一个小宴。
  所谓“小宴”,是相较于晚上要在奉天殿举行的“大宴”来比较。天子犁了田,文武百官和儿子孙子们也在一起磨蹭了这么久,又已经晌午过了,大家都还饿着肚子,在一处吃个便饭,大家随便聊聊,也就称为“小宴”了。
  小宴就安排在吟春园里。
  赶在小宴之前,老皇帝就已经把傻子给验明正身了。至于关于“当年的真相”,他到底要如何查,究还是不究,没有任何口风透出来。只是老皇帝得回了皇长孙,兴致甚好,小宴上差人加了一把椅子,让傻子陪坐在他的身边儿,但是却没有下旨把赵绵洹“毅怀王”的谥号改成了封号。
  云淡风轻的小宴上,果品茶点在案,珍馐佳肴配美酒,君臣共饮,兄友弟恭,各自谈笑风生,那平和掩盖了私底下的暗流涌动,只呈现出一片诡异的和顺。
  老皇帝差了人去东宫传消息了。
  那回话的人说,太子爷高兴坏了,说是准备准备,就要亲自过来。
  实际上,找回了皇长孙,赵柘才应该是最高兴的一个。
  听着众人的感慨声儿,祝酒声儿,夏初七一直当自己不存在,始终隐藏在人群之中,埋首在桌案,慢吞吞的吃着,就怕傻子间突然喊她,引起大祸。
  心思交杂间,百味在心中过了一遭,又过了一遭。
  面前是金樽玉碗,她却仍是食不吃味。
  然而,时不时地偷眼瞥一下赵樽,却见他冷漠的神色依旧,面色仍是没有表情,漫不经心地端坐那里,身姿高冷尊贵,就好像压根儿就没有担心过会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一样。
  这个男人确实沉得住气。
  不,实际上,这里的每个人都非常的沉得住气。
  帝王之尊的洪泰帝一直和颜悦色,面带微笑,与臣下共欢。
  赵绵泽身份尴尬,可却始终笑如春风,面色温润如常。
  皇子皇孙们,虽各有各的不同,却无损半丝天家贵胄的风范。
  一袭红衣倾天下的东方大都督,仍然是那么的妖美华丽,惹得宁王的目光总是忍不住瞄向他的方向。
  而陪坐的文武百姓们,则是举杯碰盏,好不热闹。
  “陛下,老臣有一事启奏。”
  突然的一声高喊之后,一个面孔方正,身着正一品官袍,约摸五十多岁的胡须老头走出了席位,跪于当中,对上位的洪泰帝朗声说。
  “今日寻回了皇长孙,此乃国之大喜。老臣高兴之余,却想到自家犯下的一个错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啊!”
  洪泰帝原本带着笑容的视线,挪到了那人身上,哈哈一笑。
  “诚国公免礼吧,今日你我君臣同席,不必如此拘着,有事坐下再说。”
  在大晏朝能被封为“公”爵的人,基本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功劳,用鲜血拼出来的。除此之外,再大的成绩也不过封侯封伯而已。可这诚国公元鸿畴虽说是功劳极高之人,生性却淡泊名利,在朝中威望虽高,却从不结党营私,一直很得洪泰帝的心意。
  然而,如今老皇帝让他起,他却不起,仍是固执的跪在地上。
  “陛下,老臣犯了欺君之罪,老臣不敢起……”
  轻“哦”了一声儿,洪泰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你与朕说来听听?”
  元鸿畴擦了一下老眼,又磕头说道,“十六年前,老臣奉命前往辽东,曾得遇见一个容貌娇美的女子,原想纳入帐中为妾,奈何那女子心性颇高,不与老臣相近。老臣一怒之下,强要了她于军帐之中,后班师回朝,却又弃她于不顾。却不想,老臣走时,她已珠胎暗结,为老臣生下一女……之后,她不得家族所容,带着幼丶女靠乞讨为生,流落辗转于了锦城府,却仍是郁郁而终,卒于普照寺中。可怜老臣那女儿,小小年纪就吃了诸多的苦头,幸亏得遇道常法师,作了法事超度了她,又不巧知晓了这段孽缘。这才将我那可怜的女儿带入了京城,与老臣相聚……”
  好一段比编的故事还要精彩的故事。
  夏初七听在耳朵里,心里却诡异的有些发毛。
  又是道常,又是锦城府,又是普照寺。
  会不会那么的巧?
  她心里有疑惑,可洪泰帝却感慨一下,抚须而笑。
  “如此说来,那是大喜,爱卿为何又说欺君?”
  诚国公面色微微一窘,耷拉下眼皮,“老臣妻妾众多,却一直未孕,这才得了陛下的恩典,将祐儿过继给老臣为后……如今老臣在外一夕风流,却养出了个女儿出来,可不就是欺君吗?老臣甚是惶恐,请陛下责罚。”
  哈哈大笑着,洪泰帝今日得回了皇长孙,心情大好,让崔英达唤了道常和尚过来问话,很快,那一抹的玄色缁衣的身影儿就出现在了众人视线里。
  果然,道常和尚的回答,与诚国公一般无二。
  洪泰帝一听,高兴之余,又如何会去计较这个?
  “罢了罢了,爱卿,这个是好事,好事呀。今日是朕之大喜,也是爱卿你的大喜。来,过来敬朕一杯水酒,此事就算揭过了。”
  “是,多谢陛下……”
  元鸿畴诚惶诚恐地拜了一拜,却没有过去敬酒,而是继续伏跪在地上,又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
  “哦,你且说来听听。”
  “陛下,老臣那女儿年已十六,性子和脾性都极好,敏慧温良,已到了许婚的年纪,老臣想请陛下赐婚……”
  “赐婚?”老皇帝眼睛眯了一下,“爱卿想将令爱赐予何人?”
  在洪泰帝的诸多皇子之中,尚未大婚的人只有一个。
  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夏初七的心脏顿时就提到嗓子眼儿。
  与她一样,众人的视线都落在了元鸿畴的身上。
  他顿了一顿,看了看端坐在位置上神色不变的赵樽,拱手而拜。
  “老臣想请陛下将小女赐婚于晋王爷。”
  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几乎落针可闻。
  谁都知道晋王赐婚三次,就死了三次,那彰烈侯宋家的女儿,都还没有等到赐婚就暴毙而亡,这诚国公刚寻回了爱女,居然敢请旨许给晋王爷,那是何意?
  人人心中惊动不已,就连洪泰帝一直带着笑容的面色都凝重了起来。也不知道他考虑到了什么,看了赵樽一眼,又才看向元鸿畴。
  “爱卿可都想好了?”
  “晋王爷血性男儿,人品贵重,老臣倾慕多时。如今厚着脸皮想与陛下攀上这门亲事,还望陛下成全。”
  没有马上回应,洪泰帝再一次看向赵樽。
  “老十九,你这个婚事一波三折,往常朕都没有仔细问过你愿是不愿。今日这桩婚事诚国公亲自请旨,朕心许之,但婚姻大事,虽是父母做主,今日朕却想听听你的意见。”
  听他的意见?
  夏初七提起的心脏,又落了下去。
  想来他应该是会拒绝的吧,毕竟那个什么诚国公的女儿,他连面儿都没有见过,又怎会胡乱的同意了?
  可下一瞬,一道极为低沉又漫不经心的声音,却闷雷一般传入了她的耳朵。
  “婚姻大事,但凭父皇做主。”
  
  ☆、第095章 峰回路转,转了又转——
  
  皇子的婚姻从来都与政治和朝堂关系紧密相连,联姻不完全只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结合,而只是相当于结盟。因此,洪泰帝为他的儿子们安排的婚配,几乎从无例外地都考虑了政治因素。
  诚国公元鸿畴自然是一个很好的联姻人选。
  如今,诚国公亲自请旨,又得了晋王爷“但凭父皇做主”的认可,那自然是一门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