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以待天倾 >

第64章

以待天倾-第64章

小说: 以待天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盛怒下打了周四,也生悔意,眼见他脸上鞭痕深深,渗出血来,歉然道:“我一时恼怒,实非本意。”手抚周四肩头,意示安慰。周四心下气恼,嘴上却道:“我出言冒犯皇上,原是讨打。”言罢将头撇向一旁。

皇太极对他本是器重,见他闷闷不乐,心道:“此子悍猛绝伦,我若攻克明京,尚需借其勇力,这时当好言慰抚。”微微一笑道:“你见大军伤亡甚重,便当我胡乱杀人,不辨善恶?”周四漠然道:“我不过随便一说,皇上莫怪。”皇太极见他神色冷冷,目光他顾,心道:“我纵横辽东,鞭及蒙古,从无人敢对我如此无礼。这少年此刻之状,也算胆大妄为。”他贵为一国之主,人人皆对其毕恭毕敬,反觉乏味,眼见周四对己不理不睬,倒生了三分吃惊,三分好奇,更有三分喜爱,手拍周四肩头,朗声大笑起来。

周四摸不着头脑,疑道:“皇上为何而笑?”皇太极以鞭指其面额,哂笑道:“我笑你们汉人个个食古不化,假仁假义,不明善恶之本。”周四心道:“你为了什么大业,也不知害了多少人,这时反说我不明善恶么?”

皇太极见他一脸的不以为然,又笑道:“自来汉人有汉人的善恶,满人有满人的善恶,便是愚鲁百姓,无行寇贼,也都有各自的善恶。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也无一定之规。可见善恶之念,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乃一国之主,所作所为,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懂的?尔等以为大恶之事,却正是我所欲行的至善。”

周四听得糊涂,神情更是茫然。皇太极笑道:“今明廷暗弱,不思抚恤民生,致令遍野哀鸿,盗贼蜂拥。这难道不是天大的恶事?我统兵南来,虽不免有杀戮之事,但若果得汉人江山,必当尽心竭力,荡寇平贼,使百姓丰衣足食。”又提高声音,冲众人正色道:“以些许小恶得汉人江山,以至诚之心拯民于水火,此之谓以恶之行而终善之事。只是我一番良苦用心,却无人知之。”

众将听大汗一语,皆高呼道:“大汗心系天下,乃当今仁德之主。臣等愿效死力,克成大业!”呼喝声中,唯范文程目光他顾,默不作声。

皇太极听众将呼声如潮,忽露出一丝讥讽之意,又冲周四道:“你在帐中无礼,我也并未怪罪,但你辱我心中大志,却不能不鞭挞于你。”

周四不语,暗自嘀咕:“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可听着总有些似是而非。”他毕竟年轻识浅,思来想去,也不知皇太极说的是错是对。

便在这时,只见东面遥遥奔来一匹快马,隐约望去,马上之人是个传令的军卒。范文程喜道:“必是明军被围,已有降意。”说话间那人已奔到坡下,冲上面喊道:“明军尽被围在东面山坳内,此时只剩四万人马,兵败乞降。众贝勒正恭候圣命。”

皇太极闻讯大悦,不假思索地道:“传令四旗统领,先招降明军,待其缴械后,尽皆杀掉,不可留下一人。”那人领命,打马而去。

周四急道:“他等既降,为何仍要杀害?”皇太极冷笑道:“山海关雄兵,乃我心腹之患,如何能不尽除?”周四见他眉宇间透出一团煞气,心头一沉:“无论他本意是善是恶,若要成就他所说的什么大业,可不知还要死多少人?”想到数万人转眼间便要人头落地,心如刀绞,悲愤莫名。

众人立于高坡,又等了一炷香光景,忽听东面传来惨呼之声。这声音初时隐约可闻,并不甚响,只片刻间,便响成一片,到后来愈叫愈惨,愈叫愈悲,还夹杂了号哭之声。

周四只听一会儿,便毛骨悚然,不敢再听。皇太极与众将却谈笑风生,极是喜悦。工夫不大,只见东面奔过来数千人马,马上众人皆高声呼喊,不住扬鞭。待到近前,只见人人由马鞍后取出一颗人头,挑在马刀上喊道:“万岁!万岁!直捣明都!直捣明都!”喊声惊震四野,久久不息。

皇太极笑道:“此役既胜,看来直取明都,指日可待了。”催马下坡,向大营奔去。众将各催战马,尾随其后。

多铎见周四呆立不动,上前道:“此间大事已了,四哥快随我去。我让你看看我旗下的精兵。”周四心中悲痛,捱了一阵,方失魂落魄地随多铎回营……

是夜皇太极于金帐内大宴群臣。众将饮到酣处,异口同声地颂赞大汗威德武功。多尔衮见周四在席间郁郁寡欢,举杯上前道:“今日一战,若无四弟夺旗斩将,恐不能胜得如此轻易。四弟立下首功,来!我敬你一杯。”周四虽闷闷不乐,但见多尔衮一片挚诚,只得端杯起身,一饮而尽。多尔衮又命人斟满几大杯酒,道:“四弟救命之恩,深如沧海。愚兄这里再敬你三杯。”一口气先饮了两杯。

周四推托不过,只得将面前几杯酒饮了。多铎见他酒量颇豪,也上前凑趣道:“四哥喝了我九哥的酒,我也该敬你几杯才是。”端过几杯酒放在周四面前。周四不便拂他心意,只好喝了。跟着豪格也上前说了些感念之词,与周四饮了几杯。

众将见几个贝勒依次敬酒,不便失了礼数,又有数人上前,与周四喝下数杯。周四烈酒下肚,心绪更乱,慢慢酒力上头,微有醺然之态。

众人敬酒之际,阿济格一直坐在旁边,冷眼相视。他在帐中被打,自觉大失颜面,及后众将上阵立功,各受封赏,独他一人寸金未得,更感沮丧。眼见周四微露醉态,心中已有计较,手捧两大坛酒来在周四面前道:“今日你上阵立功,人前显耀,可风光得紧。来,我也敬你一坛。”说着将一坛酒放在周四面前。

周四知无好意,忙摆手道:“前时已饮甚多,不能再饮。”阿济格怒道:“你喝了众人敬酒,独不喝我的酒,分明是看不起我。”端起酒坛,硬向周四怀中塞去。周四向旁微闪,“咣”地一声,酒坛摔在地上,酒水飞迸,溅了阿济格一身。阿济格大怒,将另一只酒坛望周四头上掷去。周四心烦意乱,不假思索地挥袍遮挡。这一挥本不如何用力,但他酒后神昏,力道失了约束,酒坛被袖风击回,正撞在阿济格头上,登时将他额头撞得血流如注。

众人见突生变故,都不知所措。阿济格手捂额头道:“我此生若不杀你,誓不为人!”抽出腰刀,向周四砍去。周四失手伤人,心知不妙,站起身来,瞪目而视。忽听皇太极喝道:“阿济格!你怎敢在金帐舞刀行凶?还不滚出去!”阿济格见大汗怒容满面,先自怯了,收刀入鞘,怒视周四道:“今日先任你得意,待一日必取你颈上狗头!”说罢气咻咻出帐去了。

皇太极见阿济格已去,对周四和颜悦色道:“此人鲁莽,不必介意。我手中金杯,乃老汗王所留,便赐你饮用。”将手中金杯着人送给周四。周四甚感惶愧,忙道:“皇上不怪罪,我已感恩,这金杯却不敢用。”皇太极走到周四面前,亲手斟了一杯酒,递到他手上道:“望你能体念我心,多立功勋。”周四知他言中所指,低头不语。皇太极微微一笑道:“你若不愿,我也全不怪罪。且满饮此杯。”

周四听他如此说,倒犹豫起来,心想这个皇上不以权势压人,确是难得,他若真有急难,我可不能不帮,举杯饮尽,微微点头。皇太极猜透他心思,含笑归座。

众人见大汗看重周四,又纷纷上前说些赞誉之词。饮至四更,兴尽而散……

却说皇太极庆赏三军已毕,翌日即率师进发,所过之处,尽为焦土。数日之间,已攻克蓟州、三河、顺义、通州等处。大军浩浩荡荡,直向明都杀来。这一日,到在明都城下。

皇太极立马城外,见城廓坚高,非一时可破,传令大军于城北土城关东面扎定大营,另派数万人马分头占定东、南、西三面。范文程见众将领命而去,进言道:“明廷飞檄各处,诏告勤王。今我军虽已先至,但明军各路人马如随后赶来,恐又生变故。此时须派几路人马分守各处隘口,阻其援兵,方不失为万全之策。”皇太极欣然依允,派五万人马分守四面险隘,严加防范。

明廷闻满洲大军兵临城下,朝野大哗。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忙命大将满桂率兵迎敌。这满桂亦是明朝有名的猛将,既得圣谕,引五万精兵,开城迎战。

皇太极闻报,亲率正蓝、正红两旗驰出大营,在北城门下排开阵势。范文程立马阵前,见出城明军整饬不乱,旗幡上都绣着斗大的“满”字,与皇太极道:“阵前统兵明将,必是袁崇焕手下大将满桂。此人骁勇善战,颇为崇焕所重;他先抵京师,则崇焕不久必至。汗王宜乘明都空虚,一战而下,不然恐不易得了。”皇太极微微点头,正待传令人马向前,忽见明军阵中奔出一匹黑马,只听马上一将高声喝道:“尔等辽东野狗,不思偏安一隅,竟敢挥师犯阙,忤逆天朝!满某在此,必教尔等裹尸而回!”

皇太极定睛观瞧,见说话之人黑盔黑甲,相貌威猛,问众将道:“此人便是满桂么?”一将道:“正是此人。”皇太极挥鞭遥指满桂道:“前斩率教,已断袁崇焕一臂,若能诛得此人,敌必胆寒。”扫视众将道:“谁可为我斩了此人。”众将闻言,尽皆耸动,心想今至明都,若立头功,城破时必受重赏,当即便有二将催马上前道:“小将等愿取此贼首级。”话犹未了,两匹马已冲向阵前。

满桂见迎面奔来两员敌将,回身道:“社稷危急,谁可奋勇上前?”两员牙将道:“末将愿上阵杀虏。”满桂喜道:“二位将军多加小心。”二将领命,打马冲出阵来。当下四员将捉对厮杀,数十回合,胜负难分。

几将争斗之际,周四与多铎一直立在阵前观看。多铎见几员将武艺都甚平常,对周四道:“这两员明将本领低微,四哥何不上前生擒二人,立个头功。”周四摇头道:“前时逼死那条大汉,心中甚悔,此后再不想胡乱杀人了。”多铎劝了几句,见他执意不肯,只得作罢。

几员将又斗数合,两员满将突发神威,将敌将各刺于马下。满洲兵将见了,彩声如雷。两员满将得意忘形,兜马在阵前绕了起来。满桂见二将殒命,怒气陡生,打马舞刀,直奔两员敌将冲去,倏然赶至一将面前,刀光一闪,一颗人头已滚落在地。满洲兵将正自骇异,却见满桂手起处,另一将又被他举在空中。

皇太极见满桂环眼圆睁,须发皆立,直似天神相仿,叹道:“此率教复生矣!”忽听满桂大吼道:“鞑子们听着:我各路人马不日即到。尔等若不早退,来日必为齑粉,魂无归所!”明军见主将威风凛凛,也都高呼道:“若不早退,必为齑粉!”三军齐吼,军心大振。

皇太极勃然大怒,高声道:“谁若斩了此人,破城后便让他先入明宫。”众将知大汗既准先入明宫,便有任其洗掠之意,都跃跃欲试,贪念大起。范文程见状,劝阻道:“满桂匹夫之勇,不关大计。汗王当命人马冲杀向前,一举攻城为宜。”皇太极收敛怒容,冲众将道:“正蓝旗攻其左翼,正红旗击其右翼,一旦敌军溃退回城,即刻攻城。”众将领命,各驱本部人马,向明军冲去。

这一遭短兵相接,直杀得地暗天昏。明军将士均知这一战关系家国兴亡,无不奋力死战。满洲兵将虽是骁勇,急切间也难速胜。眼见得两军厮杀半日,死伤不计其数,仍未分出胜负。

守城兵将见两军鏖战,杀得惨烈异常,都恐一旦不胜,城破国亡。一将看得心惊,冲城上军卒道:“今日国家蒙难,危如累卵,我等若不拼死用命,更待何时?”将士们听他一说,群情激昂,均欲决死。这将又道:“满将军在城下杀敌,我等杯水车薪,救也无用。何不将城中红夷大炮抬至城头,借此助战?”众人齐声赞同,奔下城楼,去城中取了大炮,吆喝着抬上城头。

那将见数十门大炮对准城下,忙传令众人点火放炮。这红夷大炮乃从西洋人手中购得,端的威力无比。只听炮声隆隆,登时将城下人马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号。

满桂听城上突然放炮,先时欢喜,待见炮声连响,将自家将士也炸死不少,怒骂道:“胆小的东西!便这么怕鞑子么?”话音未落,忽觉后背一震,已被一炮打中。他身子虽然健壮,这一炮仍打得他口吐鲜血,再难支撑,只得传令众军,向城中奔回。

皇太极见大军溃乱,死伤甚重,叹息道:“我若有此利器,取明都如拾草芥。可惜,可惜!”他知大军若不速退,顷刻化为灰烬,虽见明军潮水般溃入城中,也只得传令收兵。这一战明军伤亡三万,满洲兵却死伤两万余众,皇太极自挥师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惨败,心情不免抑郁。后不出几年,满洲果购得红夷大炮,用以攻城克堡,无坚不摧。中原从此罹难,万里城廓,尽为墟土。

皇太极收了人马回营,传令各军休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